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魏其濛
本年3月初,在欧洲留学的90后青年王远洋接到了一通意外的电话。对方自称是我国驻当地大使馆的作业人员,且来电号码与大使馆官网上的号码共同。对方称王远洋被卷入了一同大型跨国金融欺诈洗暗仓案子,并提示他赶快联络公安机关弄清。
接下来的一个多月,王远洋被巨大的精力压力所笼罩。为了脱节莫须有的指控,他承受“警方”的24小时视频监控,在“保密令”上签字,为了“取保候审”,他先后向对方供给的多个账户共转账68万余元。4月15日,他前往大使馆向作业人员求助,坚信自己遭受了电信欺诈;4月19日,他托付在国内的家人前往公安机关报案,警方现已立案。
在国内交际网络渠道上,王远洋看到,从本年年初至今,有多位海外我国留学生遭受了相同套路的欺诈。反思中的王远洋奉告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:“回想起来,欺诈熟练掌握精力操控话术,使用了留学生的日子和心思状况、信息差。尽管进程中我一向充溢疑窦,但在极度的精力高压下,仍是掉进了对方布下的圈套中。”
圈套
圈套从那一通来自“大使馆”的电话开端。3月3日是周一,当天11时许,王远洋在手机上接到电话,对方自称是大使馆的作业人员,报出了他的名字和身份证号,并称上海浦东公安要求他自动与警方联络,因为他或许涉嫌一同跨国欺诈洗暗仓案子。
起先,王远洋觉得这个音讯“特别扯”,正准备挂电话,对方镇定地说:“你要是不信任的话,能够来咱们大使馆看一看,也能够去官网验证电话号码。”王远洋上网查找,来电显现号码的确与大使馆官网发布的共同。十几分钟后,正犹疑要不要出门去大使馆验证的他接到了第二通电话。通过后验证,来电显现号码与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官网所列的共同。
王远洋说:“现在回想起来,留学这几年,我曾接到好几个一听便是欺诈的生疏号码、古怪口音的来电。但这两通电话号码无误,说话口吻契合我对公职人员的形象,还让我觉得,不或许有这么简略就能证伪的圈套。”
在3月3日来自“浦东公安”的电话中,对方自称民警“高军”,并报出了警号。合理王远洋一头雾水、着急上火地想要搞清楚状况的时分,“高军”引导他在电脑上装置视频通话软件Skype,并拨来电话。王远洋看到,对方是一个穿戴蓝色短袖警服的年青男人。接着,“高军”运用另一个Skype账号再次来电,但关掉了自己的视频显现。
“高军”在这通电话中解说了王远洋“涉嫌跨国金融欺诈洗暗仓案”的状况:主犯“刘聪”曾是国内某银行的高管,后来调动到欧洲作业,从事洗钱;“刘聪”于本年2月搭乘飞机回国,在上海海关被发现随身携带数百张银行卡,被上海警方逮捕,而其间一张涉案的银行卡便是王远洋的,银行卡流水显现,该卡从2024年6月至2025年1月有数十笔大额转账收入和开销。
“高军”称,警方经审问“刘聪”得知,王远洋自意向“刘聪”供给银行卡和个人信息,直接参加洗钱;与这张银行卡相关的受害者有16人,其间一位贵州的白叟朱某还因而跳楼自杀,朱某的家族正披麻戴孝地在公安局门口捣乱,而王远洋则在此前收受了108万元好处费。
电话期间,“高军”给王远洋发来一份“上海市专案指挥中心”的文件,文件上有“刘聪”及其团伙被警方捕获的现场相片,以及涉案的很多身份证、银行卡相片。高军还出示了受害者朱某的“逝世证明书”。
急于向“警方”弄清的王远洋,阐明自己并未在上海的银行开户,必定是个人信息泄露了。“高军”则表明,警方尽管乐意信任他,但现在没有对他有利的实践依据,现在有必要由王远洋签署“国家保密局保密令”,写下“自清自白报告书”,警方下一步会持续审问“刘聪”,并前往银行查询,其间王远洋不得向任何人泄漏案子状况。
牢笼
在3月3日的这通Skype视频通话中,“高军”严厉地奉告王远洋,警方要求,这通视频24小时不能挂断,除了睡觉时刻外,王远洋有必要每2小时向警方“报备”,假如外出,要具体阐明外出理由和外出、回家的时刻;他还要求王远洋在手机上删去小红书等交际App。表明假如不照做,办案方向很或许对他晦气,最坏的结果是,王远洋会被引渡回国,面对至少几个月的检查,在档案上留下污点。
王远洋照做了。他奉告记者,正是因为这一个多月的视频监控“牢笼”,让他承受了精力高压,一步步被欺诈分子操控,即便心里疑窦丛生,屡次置疑自己遭受了欺诈,依然不敢向官方组织、亲朋求助。
现在回想起来,王远洋觉得欺诈分子一向让他在心境上“坐过山车”:“他们使用我忧虑自己出息的心思,以及对洗钱案中受害者的同情心,一瞬间演戏吓我,一瞬间又让我看到解决问题的期望,还时不时关怀一下我的日子。在精力高度严重焦虑的时分,我的沉着退让了。”
3月10日,欺诈“剧本”走向了“转账”这一幕。当天,“高军”忽然给王远洋发来“刑事逮捕令”“强制性财物冻住执行书”“取保候审决定书”,文件上盖有上海市人民检察院“公章”,以及“检察官袁国霞”“书记官高天立”的名字章。“高军”在奉告王远洋,自己为他向“检察官袁国霞”争取到取保候审的时机,保证金是“好处费”的一半,即54万元人民币,案子办完后,这笔费用会马上退回。
接下来的一个月,“高军”“检察官袁国霞”“书记官高天立”等人屡次给王远洋打来电话,以付出“保证金”“庭审费”等为由,先后数次要求向“香港廉政公署”相关担任人等的银行卡号转账。欺诈分子引导他找托言向爸爸妈妈、同学借钱,并以关怀的口吻,吩咐他留好日子费。期间,对方以“承认银行账户没问题”的理由,将他转出的一笔7.5万元金钱转回,数天后又要求他从头转出金钱。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在王远洋供给的网上银行转账记录上看到,3月12日,他向我国香港某银行的账户转账港币19万余元;3月27日,向前述账户转账欧元1.7万元;4月8日,向我国境内某银行的账户转账人民币19.9万元,4月9日,分两次向我国境内某银行的两个账户转账人民币4万元、5万元。
通过后核算,加上数笔“手续费”,王远洋共从自己的账户转出人民币68万余元。
求助
让王远洋进一步置疑自己被欺诈、想要向外界求助的,是4月13日来自“金融监管科民警陈科长”的电话。“陈科长”奉告他,现在取保候审的手续还未办妥,需求他用个人账户再转账14万元,而这与“高军”“袁国霞”此前许诺的“警方会垫支保证金14万元”不符。王远洋一再诘问,“陈科长”都以怒斥的口吻避开了正面答复。
所以,王远洋冒着违背“保密令”的危险,出门找一位朋友参议。在朋友的协助下,4月15日,他联络到国内一位兼任律师的刑法学教授,倾吐了自己的遭受。“那位教授十分直接地奉告我,我肯定是被欺诈了,有必要马上去大使馆求助。这个音讯简直是平地风波。”
很快,大使馆内担任领事维护事务的作业人员当面奉告王远洋,他必定是遭到了欺诈。“作业人员马上说,假充大使馆来电的圈套现已发生过很屡次;大使馆的电话只接听来电,不会自动往外拨出。回家的路上我简直精力溃散,懊悔、自责、愤恨等心境一起涌上来,都快站不住了。”
4月22日,大使馆作业人员向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承认王远洋前来奉告遭受欺诈一事,并表明,使馆高度重视针对在当地我国公民的电信网络欺诈案子,屡次在使馆网站、微信大众号和小红书号发布有关领事提示。记者看到,3月6日,使馆领事服务网页发布了一篇《领事提示》,奉告我国公民谨防以使领馆名义施行电信网络欺诈。
识破圈套的王远洋不再理睬欺诈分子的一再来电,联络了在国内的家人,托付家人报警。4月19日,他的家人向北京市公安机关报警,警方现已立案。派出所民警向他的家人表明,该案触及金额较大,因为涉案的部分银行账户不在境内,办案有必定难度。
心境渐渐平复,王远洋开端反思整个上当进程。他说:“我并不是彻底没有反诈认识的人,上当进程中心里也一向有疑问,但出于惊骇、焦虑、幸运等心思,没有勇气向外界求助。留学这几年,我没怎样触摸过反诈常识,平常大部分时刻都扑在学业上,也很少看国内的社会新闻、交际渠道。”
王远洋回想起3月3日的电话中,“高军”让他删掉的交际App。所以,他很快查找到一篇叙述相似上当阅历的帖子,那是在美国留学的00后青年李晓峰于4月3日所发的。在帖子留言区,有多位在欧洲、北美、澳大利亚、日本等地的留学生表明自己近期也接到了相似电话,有的现已上当,丢失了产业。
李晓峰用3万余字的篇幅,具体记录了自己从2月14日开端上当的阅历。圈套相同包含假充使领馆和公检法人员来电、精力操控、24小时视频监控,仅仅涉案缘由、告贷理由等都针对李晓峰“量身定制”。在识破圈套前,李晓峰共向欺诈分子转账人民币67.5万元。3月下旬,李晓峰到当地领事馆陈说了工作通过,并向当地警方报案,又托付在国内的爸爸妈妈向公安机关报案。
李晓峰在帖子中写道:“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后,发现置顶的第一条就描绘了我遭受的这类欺诈。反诈中心提示海外公民:使领馆不会打来电话奉告您的身份信息被冒用,不会将电话转接至内地公安局!我的难过和自责涌了上来,置顶现已是上一年12月30日了,早有太多像我这样的受害者。”
帖子宣布后,李晓峰收到了一些宽慰的留言,也有人嘲讽他“怎样这么蠢啊”“笑死,钱太多人太傻”等。他在帖子的结尾弥补道:“说看到这些不难过,那是假的。但我知道自己必定要强壮,被讪笑、被进犯,我不在乎。我的阅历必定会让许多看到的人有所收成,更深刻理解‘欺诈’二字的意义。只需你看见我的阅历,骗子或许就少骗到哪怕一块钱。”
(应受访者要求,王远洋、李晓峰为化名。)
来历:我国青年报客户端